尝粪示孝


尝粪示孝,又称尝粪、尝秽,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被视为可以表达孝顺的习俗。有些古人在父母(后推展到其他亲人,以至丈夫)患病的时候会亲口品尝其粪便,以粪便味道判断病情,此便是尝粪示孝的具体方法。根据古籍记载,尝粪示孝最早见于南齐,这事迹亦收录于孝子故事集《二十四孝》。尝粪示孝在古籍的记载本来并不常见,不过自宋朝以后突然大量增加,到清朝更是不胜枚举。尝粪示孝在古代已受到批评,并被现代人批判为不科学的愚孝行为。

孝道文化

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血缘、亲情、忠孝节义等概念,这些伦理观念可见于尝粪示孝的故事当中。从孝道的角度而言,亲口品尝父母粪便不但能够表达诚挚孝敬之心,更是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的表现。古代典籍的编者经常通过记录历史来极力传播伦理思想,尝粪示孝就是其中一例,古人以记述这类故事来表达对孝道的认同。

孝道观念在宋朝得到高度关注和大力宣传,朝廷和学者都不断极力推崇,加上民众的实践,令孝亲观念日渐浓厚,成功建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。因此,尝粪示孝事迹的数量在宋朝以后大幅增加,到元朝、明朝、清朝更迅速攀升。在古代,尝粪示孝这种被认为体现孝道的行为会得到朝廷旌表,助长习俗形成。

传统医学

“品尝他人粪便以判断病情”的书面记载最早见于《吴越春秋》,此书撰于东汉,为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。书中说,越王勾践被拘禁在吴国,刚巧吴王夫差染病。在谋臣范蠡的建议下,勾践决定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,然后告诉他何时康复,以博取夫差的信任,从而获释回国。不过,勾践尝粪是出于政治权谋,绝非出于孝道,与“尝粪示孝”有所差异。由于《吴越春秋》在学术界被视为历史小说而非正史,勾践尝粪一事的真实性或许值得怀疑。

关于“品尝粪便以判断病情”的起源,学术界有两种主要说法,分别为:一、起源于古印度传统医学;二、起源于中国古代宫廷医学知识。

以病人粪便味道来判断病情的诊断方法从未见于中医理论典籍。相反,古印度人认为,排泄物由食物消化而来,因此品尝病人排泄物味道有助推测其病情,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带有甜味。而且,与中国医书《本草纲目》相比,佛教医书(源自印度)和外族传入中国的医药典故都更接受食用人类粪便、或者以粪便入药,因此较大机会主张尝粪诊症。再者,《诸蕃志》记载“南毗国”(印度西南部一带)有尝粪诊症的做法,官员会品尝贵族粪便来帮助治病,进一步显示尝粪诊症见于古印度。因此,持前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,尝粪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产物,随着佛教在中国兴起,尝粪诊症也跟着传入中国,并融入中国礼教,成为孝道的事例,亦成为中国医药民俗的一部分。

在《吴越春秋》勾践尝粪的记载中,范蠡建议勾践尝粪时讲过:“下臣曾经听事师说,如果病人粪便味道顺应当时节气的话,这样病人就能生存,如果粪便味道顺应农作物收成的味道,而与当时节气相反,这样病人就会死去。”当中的“事师”一词,是指官方和民间提供的教育,不过民间教育的兴起较可能发生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。因此,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推论,范蠡之所以知道尝粪诊断的做法,是从一些隐秘的官方知识听来的。学者进一步推论,由于古代的宫人和侍官要负责处理贵族的粪便,他们最有可能总结出粪便味道与病情的关系,因此“品尝粪便以判断病情”是源于中国古代宫廷医学知识。


以上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best user experience, to find out more you can go to our Privacy Policy  ,  Cookies Policy